最近很多小夥伴想了解高平政府網,今天小編專門整理了高平政府網的相關內容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本文目錄一覽:
高平市人民政府網:。
高平市人民政府簡介:高平市人民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的國家行政機關,是高平市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在高平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高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晉城市人民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並依法行使行政職權。
高平市人民政府職能:(一)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以及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規定行政措施,發布決定和命令;
(二)領導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工作;
(三)改變或者撤銷所屬各工作部門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下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命令;
(四)依照法律的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
(五)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環境和資源保護、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監察、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
(六)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七)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八)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和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幫助本行政區域內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依照憲法和法律實行區域自治,幫助各少數民族發展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建設事業;
(九)保障憲法和法律賦予婦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項權利;
(十)辦理上級國家行政機關交辦的其他事項。
部分領導:
1、市委書記:⠨ᦛ剛
胡曉剛,男,滿族,1968年5月出生,遼寧省海城市人,研究生學曆,工商管理碩士(MBA),198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1989年8月參加工作。曆任煤炭部太原設計研究院電氣工程師、太原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太原市委辦公廳秘書、太原市委辦公廳副處級秘書、太原市委辦公廳正處級秘書、太原市委督查室副主任;
晉城市政府副秘書長、晉城市委副秘書長、市對台辦主任(兼);陵川縣委副書記(保留正處級)、縣長、縣委書記。現任高平市委書記。
2、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組書記、市長:⠥健
原健,男,漢族,1970年11月生,晉城城區人,大學學曆,碩士學位,中共員,1992年9月入,1993年7月參加工作。曆任晉城市資產評估公司職員、評估二部主任、副經理(副科)、正科級副經理;
晉城市人民防空辦副主任(正科), 晉城市人大辦公廳秘書科副科長(正科)、人事委辦公室主任,陵川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沁水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高平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組書記、代市長、市長、高平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工委書記(兼)、高平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兼)。現任高平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組書記、市長。
3、市委副書記高俊霞
高俊霞,女,漢族,1972年5月生,山西澤州人,中央校在職研究生學曆,2002年5月入,1992年4月參加工作。曆任晉城市城區物資公司職員,晉城市城區地稅局科員,晉城市城區報社記者;
晉城市城區區委辦副主任,晉城市委辦公廳副科級督察員,晉城市委辦公廳正科級督察員,晉城市委辦公廳綜合科科長,晉城市610辦副主任,晉城市委副秘書長,沁水縣委副書記。現任高平市委副書記。
4、市委副書記、石末鄉委書記胥博
胥博,男,漢族,1985年3月生,山西平陸人,大學學曆,2007年6月入,2006年8月參加工作。曆任山西省運城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絳縣經濟開發區分局科員;
山西省人大法製委員會法規一處科員、副主任科員,山西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法規一處主任科員、副處長、三級調研員。現任高平市委副書記、石末鄉委書記。
5、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素仙⠀
李素仙,女,漢族,1966年5月生,山西陽城人,大學學曆,中共員,1993年11月入,1984年7月參加工作。曆任陽城縣鳳城鎮北安陽學校教師,陽城縣鳳城鎮西關完小教師,陽城縣政機關幼兒園教師,陽城縣婦聯會副主席、主席;
陽城縣北留鎮委副書記、鎮長,陽城縣北留鎮委副書記、鎮長(主持委工作),陽城縣西河鄉委副書記(主持委工作)、陽城縣西河鄉委書記,高平市人民政府組成員、副市長。現任高平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以上內容參考:高平市人民政府-李素仙
以上內容參考:高平市人民政府-胥博
以上內容參考:高平市人民政府-高俊霞
以上內容參考:高平市人民政府-原健
以上內容參考:高平市人民政府-胡曉剛
1、山西高平市
1、高平市(圖)位於山西東南部,澤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邊緣。沁輝公路東西橫跨,太焦鐵路、太洛公路並行南北縱穿境內。地理坐標為北緯35ⰴ0〃—36ⰰ〃,東經112ⰴ0〃—113ⰱ0〃。海拔高度800—1391.1米之間。東自鐵佛嶺與陵川縣接壤,西至老馬嶺與沁水縣相連,南至界牌嶺與澤州縣交界,西北至丹朱嶺與長子縣為鄰,東北自金泉山與長治縣相接。東西廣41公裏,南北縱37公裏,總麵積946平方公裏,約占全國總麵積的萬分之一。平麵輪廓近似方形。總人口48萬人(2004年)。
高平市人民政府地址:長平西街460號。
郵編:048400。代碼:140581。
區號:0356。拚音:Gaoping Shi。高平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山西ⷩ똥
網址:
【行政區域】
高平市現轄9鎮4鄉3個街道辦事處,454個村民委員會,22個居委會,690個自然村,總人口47.5萬人。三個街道辦事處分別為:東城街街道辦事處、南城街街道辦事處、北城街街道辦事處。9個鎮分別是:河西鎮、馬村鎮、米山鎮、寺莊鎮、陳區鎮、野川鎮、三甲鎮、北詩鎮、神農鎮。4個鄉分別是:建寧鄉、石末鄉、原村鄉、永錄鄉。
【氣候】
高平市屬大陸性暖溫帶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季風強盛。據市氣象局1958年-2000年的觀察資料表明,多年平均氣溫9.8℃,極端最高氣溫38.6℃(1966年6月21日),極端最低氣溫-24.0℃(1967年1月31日);最大凍土深0.56m,多年平均日照時數2532.5h,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89.4mm,最大年降水量1113.3mm(1954年),最小年降水量305.9mm(1997年),最大與最小值比為3.64。由於受地形氣候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全市降水時空分布不均,豐枯懸殊。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5%,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735mm,幹旱指數為2.8。
【曆史沿革】
據考古發現,至遲於舊石器晚期,高平已有人類聚居。夏商時代為冀州之域,春秋時為屬晉,始稱泫氏。戰國時改為長平,先屬韓,後屬趙,秦趙長平之戰後為秦所據,置高都縣,屬上郡。西漢、東漢、三國、魏、兩晉為泫氏縣,屬上郡。
北魏初改元氏縣,屬建興郡,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改置建州,設長平郡,領泫氏、高平2縣,高平名始於此。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改高平縣為平高縣,北齊末又改平高縣為高平縣,並將泫氏縣並入高平縣,此後隻稱高平不再稱泫氏。北周並長平、高都郡為高平郡,高平縣屬高平郡。
民國初年,高平屬山西省冀寧道,民國23年,高平縣屬山西省直轄,民國26年後,高平屬山西省第五行政區。民國30年,高平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歸太嶽區管轄。民國32年高平東南部劃歸為陵高縣,其餘部分仍為高平縣。
1945年6月,高平解放,同年10月撤銷陵高縣,原劃歸陵高縣的區域仍劃歸高平縣,屬太嶽四專區。1948年又改屬太嶽三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撤銷太嶽區,高平縣為山西省長治專區所轄。1958年,晉城、高平、陵川三縣合並為晉城縣,原高平縣成為高平人民公社。1961年恢複為高平縣,先後為晉東南專區、晉東南地區所轄。1985年,實行市管縣體製,撤銷晉東南地區成立晉城市,高平縣歸晉城市所轄。1993年5月12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高平市成為省轄縣級市,由晉城市代管。
【物產資源】
礦產資源
高平市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境內蘊藏有豐富的煤、鐵、鋁釩土、鉗土、硫鐵礦、石灰石等。尤其是煤、鐵礦,分布廣,儲量多,埋藏淺,宜開采,素有“煤鐵之鄉”之稱。全市含煤麵積560平方公裏,已探明煤炭儲量達66.24億噸;鐵礦儲量約1.8億噸。
水利資源
高平市屬資源型缺水和水質汙染性缺水並存的地區。據《晉東南經濟區水資源評價報告》和《晉城市水資源評價報告》表明:該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4700萬立方米,河川徑流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由於受地形和水文地質條件限製,造成河川徑流年內年際分配極不均勻,汛期徑流量占全年總量的60%以上,年際變化也很大,最大和最小的比值在10倍以上。
地下水資源分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種類型。地下水資源總量為7000萬立方米,其中孔隙水3040萬立方米,裂隙水1220萬立方米,深層岩溶水為2740萬立方米,地下水可開采量為4400萬立方米。
農林資源
全市共有土地麵積1469336畝,其中耕地麵積632694畝,占總麵積的43%以上,牧草地麵積8805畝,林業用地40.8萬畝,適宜發展防護林麵積約有12萬畝;平川農田適宜發展農田林網。林業用地中, 防護林約11.6769萬畝,經濟林7.0萬畝,有疏林地1.0萬畝,未成林造林地3.0萬畝,新造林地4.0萬畝,苗圃地0.2萬畝,宜林荒山13.9163萬畝。非林用地中,有四旁樹木426萬株,全市森林覆蓋率達16.2%。高於全省但低於全國。
以上就是高平政府網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本文由雙管齊下網高平政府網(高平市人民政府網)雙管齊下網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貨幣政策鬆動成定局 微調成年內主旋律”